question-icon 假离婚买房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和配偶想多买一套房,可当前政策限制了我们的购房资格,听说有人通过假离婚买房。我想知道这种做法在法律上会带来什么后果呀?会不会有财产风险或者其他法律问题?
展开 view-more
  • #假离婚
  • #买房后果
  • #婚姻关系
  • #财产风险
  • #法律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假离婚买房会产生多方面的法律后果。 首先,在法律层面不存在“假离婚”这一概念。只要夫妻双方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就宣告解除,与真离婚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双方不再具有夫妻关系,彼此不再享有夫妻间的权利,也无需承担相应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此时婚姻关系解除。 其次,财产分配方面存在风险。如果在假离婚时对财产进行了不合理分割,一旦一方“假戏真做”不复婚,另一方可能面临财产损失且难以追究责任。比如,原本夫妻共同财产较多,假离婚时约定大部分财产归一方,若不复婚,另一方就会遭受财产上的损失。 再者,贷款购房资格问题。若能证明是假离婚获取贷款购房资格,该资格可能不受法律保护。因为假离婚属于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像这种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资格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如果假离婚是通过办理假离婚证进行,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即使没有用于欺诈或非法获利,仅仅持有假证也是违法的。若造成严重后果、涉及大额财产或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时,还有可能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80条规定了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另外,关于复婚后财产归属。假离婚后购买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子,即便双方复婚,该房产也属于购买方的婚前财产,依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最后,房屋买卖合同也可能面临无效的情况。因为假离婚买房的行为可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这样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相关概念: 通谋离婚: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欺诈离婚: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