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后子女该如何继承房产?


老人过世后子女继承房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及相关规定: 首先是遗嘱继承。简单来说,就是老人在世的时候写好了遗嘱,明确指定了某个子女或者其他继承人来继承房产。这种情况下,就按照遗嘱的内容来执行房产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 。比如老人在遗嘱里写明房子由大儿子继承,那其他子女就应当尊重老人的意愿,大儿子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就能获得房产。 其次是遗赠。这是老人在生前立下遗赠书,把房产送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要是老人把房子遗赠给了邻居,只要符合法律规定,邻居就能在老人去世后依法获得房产。 然后是遗赠扶养协议。老人和扶养人签订协议,扶养人负责老人的生老病死及安葬等事情,老人去世后房产等全部或部分财产就归扶养人。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老人无子女赡养的情况。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都没有,那就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时,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也就是说,在法定继承下,老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共同来继承房产,通常是平均分配。 办理房产继承手续,一般先前往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到逝者生前所在单位、社区或村委会开具继承人证明;携带继承人身份证明、房地产权属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前往公证机关办理继承公证。之后,携带房屋所有权证书、继承公证、继承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等材料,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登记手续。 相关概念: 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自己财产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赠:被继承人将自己的财产赠送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主体的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被继承人和扶养人之间达成的关于扶养和财产继承的协议。 法定继承:在没有遗嘱、遗赠等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顺序来分配遗产的继承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