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受伤公司该如何赔偿?


在上班时间受伤,如果被认定为工伤,公司的赔偿情况如下: 首先是赔偿前提,得先看是否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接着是赔偿项目。如果参加了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比如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同时,像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经相关证明和同意)也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治疗工伤期间,伤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公司全额承担,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等经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要是公司没给员工买工伤保险,那么所有工伤待遇都由公司支付。 然后是赔偿流程。第一步先进行工伤认定申报,企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向当地的劳动保障主管行政机构提交正式的工伤认定申请书。第二步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完成工伤认定之后,雇主、伤员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都可以提出鉴定申请,以此确定伤害程度及伤残级别。之后就可以根据鉴定结果来确定具体赔偿金额了。如果和公司就赔偿问题有争议,首先尝试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递交仲裁申请;要是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进一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职工在遭受工伤时能获得相应赔偿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基金对因工伤致残的职工一次性支付的伤残补助费用,其数额根据伤残等级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