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受伤了公司怎么赔偿?


当工作时受伤,公司赔偿问题需按以下情况来分析: 首先是工伤认定申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企业作为雇主,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主管行政机构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比如,小张在工作时受伤,公司就应在规定时间内去申请认定。要是公司没在规定时间申请,员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也可以在1年内提出申请。 接着是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工伤认定后,要对伤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害程度和伤残级别。这个鉴定申请,雇主、伤员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都能提出。比如,小李受伤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然后是赔偿项目。涵盖了很多方面,像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这是治疗伤痛和恢复身体的花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是员工住院期间的饮食补贴;交通食宿费,如果需要到外地就医就会产生;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费,比如伤残后需要轮椅等辅助工具;生活护理费,要是伤者生活不能自理就会有这笔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部分伤残等级的员工能按月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在治疗工伤期间,伤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由雇主全额承担。 赔偿流程方面,先尝试和雇主友好协商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部门递交仲裁申请。要是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进一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特殊情况也有相应规定。若公司没按规定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那么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都由公司自行承担。若是因为第三方的过失导致工伤事故发生,而第三方又没承担相应的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其身份信息,此时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确定劳动者因伤、病后劳动能力的丧失程度。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