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用人单位如何接受劳动者工资?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之前都是直接给员工发工资,现在想了解下从法律层面讲,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工资有没有什么规定和流程,比如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等,我怕操作不当违反法律规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工资支付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通常情况下,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而非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工资。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例如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要进行赔偿时,用人单位可能会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相应款项。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这是为了保证劳动者获得报酬的确定性和可流通性,让劳动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收入。 关于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这一规定是为了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既保障用人单位在遭受损失时能获得一定赔偿,又防止对劳动者的收入造成过度影响。 如果是其他特殊情况涉及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工资’,也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比如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特定情形下劳动者需要向用人单位返还部分工资,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用人单位可以按照约定执行。但如果没有合法依据,用人单位无权随意接受劳动者工资或扣除劳动者工资。 总之,无论是支付工资还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扣除工资,用人单位都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