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资协议》的审查是如何规定的?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最近参与了工资协议相关工作,对协议审查这块不太明白。想了解工资协议审查在流程上是怎样安排的,由哪个部门负责审查,审查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工资协议
  • #审查规定
  • #劳动保障
  • #协议审查
  • #工资审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工资协议》审查有明确规定。首先,在报送时间上,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9号令,企业应当在工资协议签订后7日内将工资协议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关于审查管辖权,不同地区和企业类型有不同规定。比如在某些地方,市属及中央驻当地企业以及投资额在一定标准以上(如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工资协议》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其他企业的《工资协议》由企业住所地所在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不过,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注册的企业,通常应到三区的劳动人事局办理审查。像在上海,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企业的工资协议,由浦东新区劳动保障局审查;外商投资企业按现行劳动工资管理体制,分别由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等。 企业报送《工资协议》时,一般应报送一式四份,其中三份正本、一份副本。并且,企业报送时还应同时报送一些材料,主要有双方主体资格证明;工资协商过程中双方的原始记录(须有记录员的签字);工资协商签订的情况报告 。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按规定进行审查。在收到工资协议15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资格、工资协议的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等进行审查。如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资协议无异议,会及时向协商双方送达《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工资协议即行生效。要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资协议有修改意见,会将修改意见在《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中通知协商双方,双方需就修改意见及时协商,修改工资协议,并重新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若工资协议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15日后,协商双方未收到《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则视为已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协议即行生效。 相关概念: 工资协议:是企业与员工就工资相关事宜协商后达成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协议,规定了工资待遇、支付方式等重要内容。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政府中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管理的部门,在工资协议审查中履行监督、审查职责,保障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资协议审查后给出的书面意见,表明是否同意该协议,若有问题会提出修改意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