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最快的解决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当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不同解决方法所需时间不一样。 首先,如果选择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这是相对最快的方式,但时间不定。要是用人单位愿意配合,双方很快能就支付工资达成一致,可能几天内就能拿到工资;要是用人单位推诿、扯皮,协商就可能持续很久也无法解决问题。 其次,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不过从投诉到立案还需要一定时间来审核材料等,整体算下来快则几周,慢则几个月。投诉时需提供具有投诉人签名的书面投诉文书和身份证明,包括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一份)、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资料(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工作牌、员工手册、工资发放记录等) 。 再者,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来说,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所以劳动仲裁大概需要两三个月左右。 最后,如果单位给打了欠条,还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如果债务人提出书面异议,法院会对异议进行审查,这个过程就会比较长。 相关概念: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