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己买社保,单位可以给员工报销多少?
我是一名员工,因为一些原因自己先买了社保。现在想了解下,从法律上来说,单位应该给我报销多少社保费用呢?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得到准确解答。
展开


在探讨单位对于员工自行购买社保的报销金额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意味着,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员工自己先行购买了社保,单位实际上是没有履行其法定的缴费义务。 在正常情况下,社保费用是由单位和员工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的。不同地区、不同险种的具体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大约在16% - 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6% - 1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通常在0.5% - 1%左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由单位全额缴纳,个人无需缴费。 所以,当员工自己买了社保后,单位理论上应该按照当地规定的单位缴费比例部分进行报销。例如,当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是16%,员工自行缴纳了全部的养老保险费用,那么单位就应该报销员工所缴纳费用中对应16%的部分。然而,如果员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可能与单位职工参保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除了可以要求单位报销社保费用外,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等。同时,如果单位拒绝报销合理的社保费用,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