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的员工赔偿金额如何计算?


在了解竞业限制的员工赔偿金额如何计算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竞业限制。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关于赔偿金额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那么一般应按照约定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里的竞业限制协议属于合同的一种,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就是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 然而,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违约金的目的是补偿守约方的损失,而不是惩罚违约方。比如,用人单位能证明因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给其造成的实际损失是10万元,但约定的违约金是50万元,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就可以请求适当降低违约金。 若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的计算通常包括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的违约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例如,由于劳动者到竞争单位工作,导致原用人单位失去了一笔重要的业务订单,那么这笔订单的利润就可以作为预期可得利益损失来计算赔偿金额。 此外,在确定赔偿金额时,还会考虑劳动者的违约情节、主观过错程度等因素。如果劳动者是故意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并且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那么可能会适当提高赔偿金额;反之,如果劳动者的违约情节较轻,主观过错较小,赔偿金额可能会相对较低。总之,竞业限制员工赔偿金额的计算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