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工资请假扣除是怎么计算的?


岗位工资请假扣除的计算方式需要依据具体的请假类型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下面来详细介绍不同请假类型下岗位工资扣除的计算方法。 首先是事假。事假是员工因个人事务向单位申请的休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人单位会按照员工请假的天数扣除相应的工资。计算公式通常为:当日工资=月岗位工资÷月计薪天数。其中,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然后用当日工资乘以请假天数,就能得出应扣除的工资数额。例如,月岗位工资是5000元,那么当日工资就是5000÷21.75 ≈ 229.89元。如果请了3天事假,就会扣除229.89×3 = 689.67元。 其次是病假。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时请的假就是病假。对于病假工资,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仍需支付一定比例的工资。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更具体的规定,比如有些地方规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病假工资的支付比例。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病假工资的支付比例越高。 另外,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婚丧假、探亲假等属于带薪假期,在这些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出勤支付员工岗位工资,不存在扣除工资的情况。例如,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这期间的岗位工资和正常上班时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对请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做出具体规定。但如果用人单位扣除工资的方式违反了法律法规,员工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员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