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工作受伤如何赔偿?


临时工在工作中受伤后赔偿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要明确,临时工和正式工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的权益,当临时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也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在确定赔偿之前,第一步是要认定临时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临时工与单位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关系很容易确定;要是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像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的证言等。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确定劳动关系后,就要进行工伤认定。临时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若被认定为工伤,就可以按照工伤的标准进行赔偿。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如果临时工所在单位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大部分赔偿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这些赔偿费用就由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临时工与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那么临时工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要求接受劳务一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