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认假租赁合同?


确认假租赁合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可以从合同主体来判断。合同主体也就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真实的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一方是未成年人且没有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签订的大额房屋租赁合同,很可能是效力有问题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若合同一方当事人根本不存在,或者是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那这样的合同极有可能是假的。 其次,要看合同内容。真实的租赁合同内容应明确、具体,符合常理。比如租金的约定应与市场行情相符,如果租金明显过低或过高,就需要警惕。而且合同条款应该对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规定,像房屋的使用范围、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要是合同条款模糊不清,或者存在明显的矛盾和漏洞,比如既约定了房东负责维修但又规定租客承担所有维修费用,这就可能存在问题。 再者,查看合同的签订过程也很重要。正常情况下,合同签订应该是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结果。如果一方受到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房东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而诱使租客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就是可撤销的,也可视为一种‘假合同’。 另外,合同的履行情况也是判断的依据。真实的租赁合同双方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签订合同后,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比如房东一直不交付房屋,或者租客一直不支付租金,并且没有合理的理由,那就需要进一步核实合同的真实性。 最后,还可以通过调查相关证据来辅助判断。比如查看房屋的产权证明,确认房东是否有出租房屋的权利;向周围邻居了解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等。如果发现房东提供的产权证明是伪造的,那租赁合同很可能就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