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工资拖欠该怎么处理?


当编外人员遇到工资拖欠的情况,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工资”的概念。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其法定义务。 当遭遇工资拖欠时,第一步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心平气和地和单位负责人沟通,了解拖欠工资的原因,并要求给出明确的支付时间。因为很多时候,工资拖欠可能是由于单位资金周转等临时问题导致的,通过友好协商或许能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这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劳动者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作出最终判决。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判决,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