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租赁合同如何进行融资?
我有一份商业租赁合同,现在想通过它来融资解决资金问题,但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商业租赁合同融资有哪些方式和途径,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商业租赁合同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凭借商业租赁合同获取资金的行为。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融资方式以及相关法律要点。
第一种是售后回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承租人将自己拥有的租赁物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从出租人那里租回使用。从法律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在售后回租中,承租人相当于既是租赁物的原所有权人,又是新的承租人。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在不影响对租赁物使用的前提下,获得一笔资金。不过,要注意的是,租赁物的所有权转移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条款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纠纷。
第二种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如果商业租赁合同中约定了未来的租金收入,承租人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来获取贷款。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应收账款可以出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签订质押合同,并到相关部门办理质押登记手续,以确保质权的有效设立。同时,金融机构会对租金的稳定性和可收回性进行评估,以降低风险。
第三种是供应链金融融资。在商业租赁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可以凭借其良好的信用和与上下游企业的商业租赁合同,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种融资方式往往需要依托整个供应链 的信用体系,并且可能涉及多方的合作和协议。相关法律保障主要还是基于《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各方需要签订明确的合同来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商业租赁合同融资时,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签订详细、合法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以保障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各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