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如何让员工辞职并给予赔偿?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让员工辞职并涉及赔偿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法律概念。双倍工资:这是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责任。意思就是如果单位没按规定签合同,就要付出多给一倍工资的代价。经济补偿金: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果员工在单位工作还不满一年,从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开始,单位要支付双倍工资,最长支付十一个月。要是员工工作超过一年了,但单位没按规定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每个月也要支付双倍工资。不过要注意,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从主张权益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 要是单位想让员工辞职,正常情况下,员工自行决定离职,单位不用给赔偿金。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单位存在既定工资拖欠现象、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即使没签合同,单位也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此外,如果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单位要支付赔偿金。 为了减少潜在的赔偿风险和法律纠纷,建议单位尽量与员工协商解决,看能否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考虑补签劳动合同,但如果是补签,可能就不能再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