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该怎么办?


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这种情况,需要分不同情形来看待,以下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要明确法律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接下来,看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及相关赔偿: 1. **关于双倍工资赔偿**: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你在公司工作了8个月都没签合同,那么从第2个月起到第8个月,公司需要支付给你双倍工资。具体计算是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不满一年被辞退的,支付到辞退前一日止;满一年被辞退的,支付到满一年的前一日止,最多支付11个月。 2. **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属于非过失性辞退,比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 **违法辞退的赔偿金**:如果是违法辞退,即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错情形下辞退劳动者,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例如,你在公司工作了1年3个月,公司违法辞退你,经济补偿是1.5个月工资,那么赔偿金就是3个月工资。 4. **未提前通知的代通知金**:如果单位未提前一个月通知你解除劳动关系,可要求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最后,若你与单位发生纠纷,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1. **与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友好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2.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和你的权益受到侵害。 3. **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