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主死亡后宅基地该如何继承?


首先要明确一点,宅基地的所有权是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村民拥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 。这就意味着宅基地本身不能像其他私人财产一样被直接继承。 不过,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所以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当继承了房屋后,也就能继续使用房屋下面的宅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房屋继承有相关规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但在实际的宅基地继承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继承: - 子女和父母分户且子女已有自己宅基地的,无法继承父母宅基地。因为农村实行“一户一宅”政策,如果再继承就违反了这一规定。 - 若宅基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比如占用自家承包地建房,或未经批准占村集体土地建房,这种宅基地无法确权,也就不能被继承。 - 子女户口迁走转为城镇户口的,虽然可以继承房屋,但房屋不能翻建、重建,等房屋自然灭失后,宅基地会被村集体收回。 - 国家扶助的五保户,由于其生活由国家供养,宅基地一般不传后。 - 超标宅基地面积,继承权也会受限。在“一户一宅”政策下,宅基地面积有当地规定的标准,超出部分的继承情况各地规定不同。 宅基地继承过户基本流程如下:首先,要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这是确定被继承人已去世的重要依据。接着,准备好相关材料,像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宅基地上房屋的产权证明等。之后,向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或相关机构提出宅基地继承过户申请。相关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办理宅基地的过户手续。 相关概念: 宅基地: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 五保户:无儿无女、没有法定赡养人的老人,其生活由国家供养。 一户一宅: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