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无证的自建房能如何继承?


首先要明确,确权无证的自建房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继承的。这里所说的继承,简单来讲,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将被继承人(去世的人)的财产转移给继承人的过程。 确定房屋是否属于合法遗产是关键。即便自建房没有证件,但只要能证实是被继承人合法拥有的,就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依据我国《民法典》,个人的合法财产在其死亡时都属于遗产,继承权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只要房屋来源合法,就不影响其作为遗产被继承。 接下来是确立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然后要进行权属调查。要开展宅基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权籍调查,确认权属来源。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资料的宅基地,需要查清其历史使用状况和现状,由所属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确认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等情况,在公告无异议后,出具证明,经过乡镇人民政府核准,确认为合法使用的,予以确权登记。 最后是办理登记手续。继承人需要向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递交相关证明文件以申请登记手续。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因依法继承、分家析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等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申请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一)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二)依法继承的材料;(三)分家析产的协议或者材料;(四)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的协议;(五)其他必要材料。 不过需要注意,农村宅基地不可单独继承,并且宅基地上原有的房屋一旦拆除或倒塌,该宅基地将由集体经济组织回收,继承人也就失去了对宅基地相关权益的继承。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