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后小产权房该如何继承?


老人过世后小产权房的继承问题,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得明确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如果老人留有遗嘱,且遗嘱合法有效,那么就按照遗嘱的内容来确定小产权房的继承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比如老人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小产权房由某个子女继承,那么就按遗嘱执行。 要是没有遗嘱,那就按照法定继承来进行。由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老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共同继承。若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需要注意的是,小产权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它的产权不像普通商品房那样完全受法律的全面保护。一般情况下,小产权房无法办理正规的产权变更手续。但法定继承人可以获得房屋的使用权限。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之间可以协商一致,签订继承协议,对房产权益进行划分。要是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遗产分割问题。 在处理小产权房继承时,建议先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了解当地对于小产权房继承的具体规定和政策。同时,要保留好老人的相关证明材料,像房产证、遗嘱等,这些材料对后续处理继承事宜很有帮助。如果觉得情况复杂,拿不准,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相关概念: 小产权房:一般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所建的房屋,这类房产的产权不像普通商品房那样完全受法律的全面保护。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