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本人工资该如何解读?
我在工作时受了工伤,涉及到赔偿问题,听说赔偿和本人工资有关。但我不太清楚这里的本人工资具体指什么,是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还是包含奖金、补贴这些呢?想了解下法律上对工伤赔偿本人工资是怎么解读的。
展开


在工伤赔偿中,本人工资是一个关键概念,它直接影响到工伤职工所能获得的赔偿数额。 简单来说,本人工资指的是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这里的“缴费工资”,是单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时所依据的工资基数。比如,单位按照每月5000元的工资标准为你缴纳社保,那么这个5000元就是缴费工资。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举个例子,某地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元。如果你的本人工资是每月15000元,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4000×3 = 12000元),那么在计算工伤赔偿时,就按照12000元来算;如果你的本人工资是每月2000元,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4000×0.6 = 2400元),则按照2400元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本人工资和职工实际的应发工资可能存在差异。因为有些单位在缴纳社保时,可能没有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来确定缴费基数,这就可能导致工伤赔偿数额受到影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工伤职工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按照实际工资来计算赔偿;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