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破假的租赁合同?


识破假的租赁合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依据: 首先,查看合同的主体信息。租赁合同中的主体即出租人和承租人。在现实生活中,出租人必须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或者是经所有权人授权的合法代理人。你可以要求出租人提供房屋产权证明,如房产证,以此来确认其对房屋的合法处置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八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如果出租人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那么这份租赁合同很可能存在问题。 其次,审查合同条款。正规的租赁合同条款应该是明确、具体且合法的。合同中要详细约定租赁房屋的地址、面积、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特别要注意那些不合理的条款,比如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违约责任的规定严重偏向一方等。如果合同条款模糊不清,或者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那么这份合同很可能是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所以,合同条款必须符合这些规定。 再者,查看合同的签字和盖章。正规的租赁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签字应该是本人亲自签署,必要时可以要求查看签字人的身份证,以核实身份。如果是单位出租房屋,合同上必须加盖单位的公章,并且可以通过工商登记等方式核实单位的真实性。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签字盖章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最后,实地核实房屋情况。你要亲自去查看租赁的房屋,确认房屋的实际情况与合同中描述的是否一致,包括房屋的位置、面积、装修状况等。如果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者与合同描述不符,那么这份租赁合同可能存在欺诈行为。此外,你还可以向邻居或者物业管理处了解房屋的真实租赁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