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如何起诉?


工伤赔偿起诉,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 首先,要先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毕竟协商解决是比较高效、便捷的方式,如果能协商成功,就能快速获得赔偿。 要是协商不成,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这一步很关键。劳动者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材料。 如果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比如劳动合同、收入证明、伤残等级鉴定报告(如果造成伤残)、起诉状 及工伤认定书等相关文件,将这些材料提交至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并办理立案手续,同时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 若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提出上诉。不过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就会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方面,《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工伤认定、赔偿等都有明确规定。像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另外,工伤赔偿诉讼费的计算是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相关概念: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用于确定伤残的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