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违约了如何解除合同?


在租房过程中违约了,解除合同一般有以下两种常见方式: **协商解除**:就是租客和房东双方就解除合同这件事一起商量,并且就违约责任的承担达成一致的想法。比如说,双方可以商量好由违约的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之后再解除合同,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可以按照合同里的约定来,要是合同没说,那双方也能自行协商确定。等商量好了,就需要签订一份书面的解除协议,在协议里明确写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到此结束,同时还要把租金怎么结算、押金退不退这些事情都写清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当出现一些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就有权解除合同。具体情形如下: -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租赁的房屋因为自然灾害严重损毁,没办法再居住了,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能解除合同,而且互相不用承担违约责任。 -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不会履行主要债务。比如承租人明确说以后不再付租金了,或者出租人明确表示不把房屋给承租人用了,那另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 -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过对方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还是没有履行。比如承租人一直拖着不支付租金,房东催了之后还是不付,房东就有权解除合同。 -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没办法实现。比如承租人没有经过房东同意,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严重损害了房东的利益,房东就可以解除合同。 要是通过法定解除的方式,解除权人得通知对方,合同从通知到达对方的时候开始解除。如果对方有不同意见,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来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对这些法定解除的情形做出了规定。 如果双方对于是否能解除合同或者怎么解除合同有争议,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判定是不是符合解除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