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证据目录清单该怎么写?


劳动仲裁证据目录清单是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将所准备的证据进行整理和罗列的文件,方便仲裁机构清晰了解证据情况。 一般来说,劳动仲裁证据目录清单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序号**:按照证据的排列顺序依次编号,方便查阅和引用。 2. **证据名称**:明确证据的具体名称,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 3. **证明对象和内容**:详细说明该证据要证明的具体事项以及包含的关键内容。比如劳动合同可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及入职时间;工资条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申请人的工资数额。 4. **证据来源**:说明证据是如何获取的,例如由用人单位提供、自己留存等 。 5. **页码**:如果证据有多页,标注清楚该证据所在的页码范围。 相关法律虽未对证据目录清单的格式有强制统一规定,但为了规范和清晰呈现,建议采用表格形式。 下面给您一个简单的模板示例: |序号|证据名称|证明对象和内容|证据来源|页码| | ---- | ---- | ---- | ---- | ---- | |1|申请人身份证|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申请人自行提供|1| |2|企业工商注册电脑咨询单|证明被申请人主体资格|通过工商部门查询获取|2| |3|劳动合同书|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及入职时间|用人单位与申请人签订|3 - 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劳动仲裁案件,所需要的证据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和填写证据目录清单。同时,要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虚假证据不仅会导致仲裁请求不被支持,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相关概念: 证据真实性: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 证据合法性:指证据的收集和提供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证据关联性: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够对证明案件事实起到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