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证据材料目录清单该怎么写?


劳动仲裁证据材料目录清单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逻辑,以便清晰、准确地呈现证据信息,帮助仲裁员理解和判断案件。以下是具体的编写方法和要点: **一、明确清单的基本结构和信息** 1. **基本信息类文件**:这部分主要用于确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件、户口本等;对于被申请人,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相关资料,如企业工商注册电脑咨询单、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登记表等。 2.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为证明申请人与公司之间存在真实的雇佣关系及入职时间,可填写劳动合同,并附上工资条或者银行存折的复印件。此外,工作牌、上岗证等证件也能辅助证明申请人在某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和身份。 3. **解除劳动关系相关材料**:如果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解除劳动关系通知或证明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说明解除劳动关系的具体事项和原因。 4. **工伤及疾病相关文件**:工伤认定书或者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书用于证明申请人是否因工作受伤及伤残等级水平;医院的疾病证明、住院出院证明以及相关收款凭证等,则用于证明伤情状况、医疗期天数以及支出的医疗费用金额等。 5. **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证明**:考勤纪录可作为申请人在公司内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的证明。 6. **其他证据材料**:对申请人有利的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的证言(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同事)、补充性的录音录像以及其它含有申请人姓名、公司印章或者老板签名的书面资料等,都可作为其他类型的证据。 **二、对证据进行分类和编号** 可以按照证据的性质、时间顺序或者与仲裁请求的关联程度等进行分类。例如,将证据分为书面证据、电子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类别,每个类别下再按照具体的证据内容进行细分。同时,给每个证据编上序号,方便在目录清单中引用和查找。 **三、写明证据名称和证明目的** 在目录清单中,清楚地写明每个证据的名称,如“劳动合同复印件”“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同时,简要说明每个证据的证明目的,即该证据能够支持申请人的哪项仲裁请求或者证明哪个案件事实。例如,“劳动合同复印件”的证明目的是“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双方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 **四、注意事项** 1. 证据材料应真实、合法、有效,不得伪造、篡改或者隐瞒证据。 2. 目录清单的格式应清晰、规范,便于阅读和理解。可以使用表格形式,将序号、证据名称、证明目的等内容分别列出来。 3. 在提交证据材料目录清单时,应同时提交相应的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以便仲裁员核实和审查。 编写劳动仲裁证据材料目录清单时,要确保内容完整、逻辑清晰、格式规范,以便为自己的仲裁请求提供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