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后房产的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我父母最近相继离世,留下了一套房产。家里亲戚关系比较复杂,我不太清楚按照法律规定,这房子该怎么分配,想了解一下父母去世后,房产继承的具体顺序是怎样的,以及不同情况该如何处理。
展开


在我国,父母去世后房产继承顺序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首先,继承方式有遗赠扶养协议继承、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三种,效力从高到低排序。 如果父母与他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就按照协议来,扶养人承担了生养死葬义务后,就能在父母去世后获得房产。比如,父母和邻居签订协议,邻居照顾他们生活直到去世,房产就归邻居。 要是父母生前立有遗嘱,就按遗嘱执行。遗嘱是父母生前对自己财产分配的意思表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有法律效力。比如父母在遗嘱里写明房子留给某个子女,那这个子女就能继承。 当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时,就适用法定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只有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相关概念: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遗嘱: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法定继承: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