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有法律依据吗?
我在公司干的活和同事一样,但工资却比他少很多。我听人说应该同工同酬,可公司说没这规定。我就想知道同工同酬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要是有我就跟公司理论理论。
展开


同工同酬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概念和依据。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应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简单来说,就是干一样的活,就应该拿一样的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这一规定从原则层面确立了同工同酬是工资分配的重要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此外,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这些条文进一步细化了同工同酬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特别是针对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以及劳务派遣用工等情况作出了规定。 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保障了劳动者公平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当劳动者遇到与同工不同酬相关的问题时,可以依据这些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