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解聘劳动合同好不好解聘?


单位解聘劳动合同是否容易,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下分不同情形为你详细解答: ###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操作要点**:这种方式相对较为顺利。只要双方能够就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事宜,如经济补偿、工作交接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的解除协议,明确解除合同的提出方以及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义务等,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法律风险。若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需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应数额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 **举例说明**:比如某公司因业务调整,与员工沟通后,双方就补偿金额、离职时间等达成共识,签订解除协议,即可顺利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解除) - **劳动者存在过错的情形**: -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操作要点**:在此种情形下,单位解聘相对容易,但需要用人单位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过错。例如,用人单位需明确规章制度的内容,并确保劳动者知晓;对于劳动者的过错行为,要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和记录。 - **举例说明**:若员工多次旷工,违反公司的考勤制度,且公司有相关制度规定旷工达到一定天数属于严重违纪,公司在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 **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形**: - **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等情形下,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 **操作要点**: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复杂,需要履行法定的通知、协商等程序,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 **举例说明**:某企业因经营困难,需要进行大规模裁员。企业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和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将面临支付赔偿金等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例如,某公司在没有任何合法理由的情况下辞退员工,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