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扣工资合法吗


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就扣工资这种情况,需要分不同情形来看。 首先,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能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目的是给用人单位一定时间来安排后续工作交接等事宜。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公司直接扣工资是不合法的。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公司不能随意克扣。 但是,如果因为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那么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比如因为员工突然离职,导致公司业务中断,产生了额外费用,或者影响了重要项目进展带来损失等情况。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公司随意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找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还要加付赔偿金。也可以通过直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的方式予以解决。最后,如有充分证据的话,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经济损失:指因为劳动者的行为,给用人单位在经济方面带来的负面后果,像上述提到的业务中断费用、项目损失等。 劳动监察部门:是政府部门中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机构,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向其求助。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对劳动纠纷进行居中裁判的机构,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