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终局裁决吗


劳动仲裁并不都是终局裁决哦。劳动仲裁裁决分为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它们在适用范围、生效时间以及救济途径上都有明显区别。 先说终局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下两种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是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终局裁决一旦作出就立即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过呢,对于终局裁决,劳动者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仲裁裁决有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六种情形(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枉法裁决行为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再说说非终局裁决。除了上述适用终局裁决的情况外,其他的劳动仲裁裁决就是非终局裁决啦。非终局裁决不是立即生效的,当事人有权在裁决作出后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如果在这个期限内没有起诉,那么裁决书就会生效。 总之,劳动仲裁是否为终局裁决,要根据具体的争议事项和法律规定来判断,而且不同的裁决类型,当事人后续的救济途径也不一样。 相关概念: 终局裁决:是指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就立即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履行该裁决结果,不过存在特定的救济途径。 非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不会马上生效,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有提起诉讼的权利,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起诉,裁决书才会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