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是否合理?
我发现公司给我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时,缴费基数比我的实际工资低很多。我不太清楚这样做合不合理,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我以后的权益。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看,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到底合不合理呢?
展开


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这种情况通常是不合理的。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缴费基数这个概念。缴费基数是用来确定企业和个人缴纳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的一个标准数值。一般来说,它应该和职工的实际工资挂钩。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这里的“本人工资”就是指职工的实际工资。也就是说,企业应该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 对于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也明确了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应该是职工的实际工资。 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在社保方面,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基数有关,缴费基数低,养老金待遇也会相应降低。在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的赔偿金额也可能会因为缴费基数低而减少。在公积金方面,缴费基数低意味着公积金账户的存款少,在购房等需要使用公积金时,可提取的金额和贷款额度都会受到限制。 如果发现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按照实际工资调整缴费基数。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