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是算借款还是赠与呢?
我结婚买房时,父母给了我一笔钱用来付首付。现在家里因为这笔钱起了争执,有人说这是借款,以后得还;有人说这是赠与,不用还。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这笔钱到底该怎么认定,想了解下父母出资在法律上算借款还是赠与。
展开


在法律层面,判断父母出资是借款还是赠与,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借款和赠与这两个法律概念。借款是指一方将资金借给另一方,另一方有义务在约定的时间或者合理时间内归还本金,有的还需要支付利息。这就好比你找朋友借了一笔钱,说好了之后要还给他,这就是借款关系。而赠与则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一旦赠与完成,财产的所有权就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无需归还。例如,长辈过生日时送你一份礼物,这就是赠与。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即一般情况下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父母出资就是赠与。 在实际判断时,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借条、借款协议等书面文件,明确表示该出资是借款,那么通常会认定为借款关系。即使没有书面协议,但有其他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备注等能证明是借款意思表示的,也可以认定为借款。反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借款,而父母也没有明确表示是借款,一般会倾向于认定为赠与。不过,从司法实践来看,为了维护公平和保护老年人权益,现在对于父母出资也不会轻易认定为赠与。所以,判断父母出资的性质,关键在于是否有证据证明其是借款还是赠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