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不过户公证是否有用?
我买了套房子,卖家说先做公证,过段时间再过户。我有点担心,不知道这样靠不靠谱。我就想了解下,房产不过户只做公证的话,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保障我的权益呢?
展开


在探讨房产不过户仅进行公证是否有用之前,我们先分别了解一下房产过户和公证的概念。房产过户是指通过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后,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也就是把房子的产权从原房主名下转移到新业主名下。而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从法律角度来看,房产公证有一定的作用。它能证明买卖双方签订的房产交易合同是真实、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比如在房产交易中,经过公证的合同可以增强其证明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同的履行。 然而,房产不过户仅靠公证并不能完全保障购房者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即使房产交易合同经过了公证,但如果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房屋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并没有转移给购房者。原房主仍然是法律意义上的房屋所有权人,他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债务纠纷等,导致该房屋被法院查封、拍卖,购房者可能会面临钱房两空的风险。 此外,不过户的房产在后续交易时也会面临诸多问题。购房者若想再次转让该房产,由于产权未变更到自己名下,会受到很大限制。 综上所述,房产不过户仅做公证虽然有一定作用,能证明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无法从根本上保障购房者对房屋的所有权。为了确保自身权益,在房产交易中,建议及时办理过户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