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我最近考虑买一套小产权房,签了买卖合同后心里一直不踏实。我想知道在民法典的规定下,这种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会不会以后出现什么纠纷。
展开


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 从合同效力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判断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事人需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签订合同的双方必须是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比如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等。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三是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虽然小产权房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但只要合同本身不存在违法违规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就是有效的。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也就是说,即使小产权房不能像普通商品房那样办理正规的产权登记,也不影响买卖合同本身的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可能有效,但由于小产权房本身存在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在交易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