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打算申请劳动仲裁,但不清楚具体要提供什么证据。是所有和工作相关的材料都要提供,还是有特定类型的证据才行呢?希望了解一下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的证据种类。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仲裁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证明双方主张和事实的关键依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劳动仲裁中通常需要提供的证据种类。 首先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劳动合同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材料,它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此外,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都可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参考。 其次是关于劳动报酬的证据。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明细等,能够清晰地反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加班工资等各项明细。这些证据可以用来证明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支付了劳动报酬。如果涉及加班工资的争议,劳动者还需要提供加班的相关证据,如加班通知、加班审批表、考勤记录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再者是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证据。考勤记录是证明工作时间的重要证据,它可以记录劳动者的出勤、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如未安排年休假、超时加班等,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另外,涉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证据也很重要。比如,工作环境的照片、视频,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最后,如果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离职证明等文件是重要的证据。同时,劳动者也可以提供与解除劳动关系相关的沟通记录、聊天记录等,以证明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和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程序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总之,在劳动仲裁中,劳动者要根据自己的仲裁请求和具体情况,尽可能收集和提供相关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证据的形式和来源要合法,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