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纠纷该找法院还是劳动局?
我在工作的时候受伤了,和公司在赔偿方面产生了纠纷。我不太清楚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想知道是找法院好还是找劳动局好。我主要想了解这两个地方在处理劳动工伤纠纷时的流程、作用,以及对我维护自身权益哪个更有利 。
展开


在劳动工伤纠纷中,一般建议先找劳动局(现在多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劳动局在处理劳动工伤纠纷中有前置职能。首先是工伤认定工作,比如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要向劳动局申报工伤,劳动局会依据相关证据和规定,判断是否属于工伤范畴。这就像是给工伤纠纷定个基础调子,确定是不是真的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等可以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其次,劳动局还能进行劳动仲裁调解。当工伤涉及赔偿、劳动关系等争议时,劳动仲裁是重要途径。劳动仲裁委员会一般设在劳动局内部,它会按照劳动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双方进行调解或者做出仲裁裁决。 要是对劳动局做出的仲裁裁决不服,这时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作为司法机关,会对劳动工伤纠纷进行司法审查,依据相关法律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以,通常先由劳动局处理相关事宜,之后才可能涉及到法院。简单说,劳动局的处理是个基础和前置步骤,法院则是在对仲裁结果有异议时发挥作用,二者分工不同,共同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工伤纠纷中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