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出现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在劳务关系中出现死亡情况,赔偿标准如下:
首先是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把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每个月的平均工资乘以6,得出来的就是丧葬费的数额。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
其次是死亡赔偿金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一般是按二十年计算,但如果死者是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例如,一个不满六十周岁的人,就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20 。这一标准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
另外,如果存在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可能还涉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费用。
同时,关于责任承担,如果是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自己死亡,接受劳务一方及提供劳务一方需根据自身责任分担比例,共同负担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相关费用;若提供劳务的一方造成他人死亡,理应由接受劳务的一方对死者的近亲家属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提供劳务的一方存在蓄意或重大过失行为,接受劳务一方可以追偿。这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规定: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
相关概念:
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一方为接受劳务一方提供劳务服务,由接受劳务一方按照约定支付报酬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受诉法院:就是受理案件、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法院。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费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