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最新继承政策是怎样的?
我家在农村有一处宅基地,现在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我想了解一下之后这个宅基地我能不能继承,现在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政策是怎么规定的,是和以前一样还是有了新变化,希望能有详细解答。
展开


农村宅基地继承涉及到土地管理和继承等多方面的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政策: 首先,要明确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组织,村民享有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这意味着宅基地本身不能像普通财产那样直接被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所以从所有权角度,宅基地不存在继承给个人的情况。 不过,宅基地上的房屋是村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继承编规定,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不论继承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镇户籍人员,都有权继承。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通过继承房屋从而获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只要房屋存在,继承人就可以继续使用该宅基地。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继承人继承房屋后闲置不用、导致房屋坍塌或者拆除后没有及时重建,村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因为此时宅基地的使用依据房屋已经不存在了。而且非农村集体成员的继承人虽然可以继承房屋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但在房屋重建等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例如不能对房屋进行大规模的翻建、扩建等。因为重建房屋意味着要重新申请宅基地的使用,而其非本集体成员的身份可能不符合申请条件。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不能单独继承,但地上房屋可以继承,进而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益。继承人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当地的管理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