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是什么意思?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提到‘本合同自生效之日起至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我不太明白这个‘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到底啥意思,是有哪些情况就算法定终止呢,我有点担心合同会突然就终止了,想了解清楚。
展开 view-more
  • #法定终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描述了一种法律关系或者合同效力结束的时间点。简单来说,就是当法律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形出现时,相应的法律关系或者合同就会终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随之结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合同的终止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这些法定的终止条件,在不同的法律关系和合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中,如果卖方已经按照约定交付了货物,买方也支付了全部货款,那么就满足了“债务已经履行”这个条件,此时合同的权利义务就终止了。再比如,如果合同双方互负债务,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抵销条件,那么通过债务相互抵销,合同也会终止。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参与其他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应该清楚了解相关的法定终止条件,以便在条件出现时能够正确处理后续事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