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调解流程该怎么写?


医疗事故调解流程的书写需要清晰明了,涵盖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环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书写步骤以及相关法律依据。首先,要明确调解的前提条件。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说,调解需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这部分在流程中要着重写明,确保调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次,书写调解流程时,要包括申请环节。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均可向相关调解机构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医疗事故的基本情况,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患者目前的状况等。调解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然后是调解的准备阶段。调解机构会指定调解员,调解员通常具备专业的法律和医学知识。调解员会分别与医患双方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理由,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同时,会确定调解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接下来进入正式调解环节。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交流,让双方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然后根据双方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常识,提出调解方案。调解方案要公平合理,兼顾双方的利益。 如果双方对调解方案达成一致,会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要遵守。根据《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若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或提起诉讼。 最后,若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他途径解决争议,如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向法院起诉。在书写调解流程时,要明确告知双方当事人这一后续选择。总之,医疗事故调解流程的书写要完整、准确,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