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固定工作受工伤该怎么赔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没有固定工作”受工伤赔偿的基本情况。这里所说的没有固定工作,通常指的是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可能是打零工、做兼职等灵活就业形式。 当发生工伤后,赔偿的关键在于确定劳动关系或者劳务关系。如果能证明与某个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来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一旦被认定为工伤,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要是不能认定劳动关系,属于劳务关系的话,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在赔偿标准方面,不管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赔偿金额都会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伤残等级需要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例如,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赔偿;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伤残赔偿金则根据伤残等级和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 所以,没有固定工作受工伤后,要先明确自己与用工方的关系,然后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申请赔偿。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工作记录、工资支付凭证、医疗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