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的工伤该如何进行赔偿?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受伤职工依然可以获得相应赔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首先,要明确虽然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法律保护,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仍属于工伤。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其次,关于赔偿责任主体。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的工伤待遇都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是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未缴纳的情况下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责任。 再次,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 **治疗费用**:工伤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必须严格遵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等相关规定。 - **住院伙食补贴**:对于因工受伤需要住院治疗的员工,其所在单位需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贴标准的70%给予住院伙食补贴。 - **异地就医交通及住宿费用**:经过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并得到经办机构的批准后,工伤员工前往统筹地区以外接受治疗所产生的交通、住宿费用,将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员工因公出差的标准予以报销。 -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例如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十七条)。另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最后,在申请工伤赔偿时,需要提供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