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工亡是否能获得赔偿?
我家亲戚在工作的时候出了事,但最后认定不属于工亡。我们都很发愁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获得一些赔偿来缓解经济压力。想了解下,在法律上,不属于工亡的情况下究竟能不能得到赔偿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即便不属于工亡,也存在获得赔偿的可能性,下面从不同情形为您详细分析。 如果不属于工亡,但属于工伤范畴,就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获得相应赔偿。该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此外,还有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赔偿项目,具体的赔偿标准和项目会根据工伤的伤残等级来确定。比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若不属于工伤,而是由第三人侵权导致的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比如,因他人的过错导致职工在工作场所受伤,职工就可以向侵权人索赔。 另外,即便既不属于工伤,也没有明确的侵权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基于公平原则,也可能获得一定补偿。比如在工作过程中,职工为了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受到损害,用人单位可能会给予适当的补偿。总之,不属于工亡不意味着不能获得赔偿或补偿,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