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如果遇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需要准备以下几类证据: 首先是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这就好比是你和单位之间有一份‘契约’的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它明确规定了你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还有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能说明你确实是该单位的员工。另外,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考勤记录,像打卡记录、签到表等,都可以证明你在该单位工作以及工作时长。 其次是工资数额的证据。工资条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工资构成、金额等重要信息。银行工资流水账单也很关键,它能准确反映工资的发放情况,包括发放时间、金额等。 再者是拖欠工资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给你出具了欠条,那就能清晰表明拖欠工资的事实和金额。还有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关于工资拖欠情况的谈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这些也可以作为辅助证据,证明工资被拖欠的事实。 另外,若单位采取现金支付,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相应的收据,你可以让单位举证你确实领取了工资;同事等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人证言,也能辅助证明你的工作及工资拖欠状况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是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仲裁机构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纠纷进行协调、裁决的过程,目的是公正、及时解决劳动纠纷,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书证:是以其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 视听资料:利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记录的声音、图像等资料,可作为证据使用,如谈话录音。 电子数据:通过电子设备形成、存储的数据信息,像微信聊天记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