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抵押的房地产能够被处分?
我之前把一处房产抵押出去了,现在想了解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抵押的这个房地产会被处分呢?是只要到期还不上钱就会被处分,还是有其他的情况呀?主要就是想清楚各种可能导致抵押房地产被处分的状况。
展开


在我国法律规定下,以下几种情况下抵押的房地产能够被处分: 首先,当债务履行期满,抵押权人却没有得到清偿,并且债务人又没能与抵押权人达成延期履行协议时,抵押权人就有权处分抵押的房地产。简单来说,就是到了该还钱的时候,债权人没拿到钱,又不能商量着晚点还,那债权人就可以对抵押的房地产采取行动了。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其次,若抵押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并且没有其他人来代履行到期债务,又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继承人、受遗赠人拒绝履行到期债务,此时抵押的房地产也能够被处分。这是因为没人来承担还款责任,为保障债权人权益,就可能处分抵押房地产。 再者,要是抵押人被依法宣告解散或者破产,这种情况下抵押的房地产也可以被处分。因为抵押人经营状况出现重大问题,无法正常履行债务,债权人就需要通过处分抵押房地产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然后,如果抵押人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处分抵押房地产,这种违规行为会导致债权人的权益面临风险,所以债权人有权处分抵押的房地产来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当抵押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情况出现时,按照合同约定也能够处分抵押的房地产。合同是双方意思的体现,只要约定合法,就应该按照约定执行。 相关概念: 抵押权人:就是借钱出去的债权人,为了保障自己能收回借款,而对抵押的房地产享有一定权利的人。 抵押人:就是把房地产拿来抵押,向别人借钱的人。 处分:在这里指的是对抵押的房地产进行折价、拍卖、变卖等行为,以此来实现债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