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工资最晚多久发放?
我最近从公司离职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收到工资,心里很着急。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离职员工工资发放的最晚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具体的依据又是什么?
展开


一般情况下,离职员工会在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其应得的薪资款项,具体的生效时间不能马上确定,而是需要经过一段合理的等待期,通常在个人离职手续妥善完成后,薪资方能予以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话,那么这笔款项将会在员工完成所有工作交接事项之时进行支付。 法律依据方面,《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同时,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从法律规定来看,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时,用人单位就应当一次性付清给劳动者本人工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工资发放周期来支付,通常不晚于下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但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等途径来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