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为什么否认无需举证,抗辩需要举证?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时,和对方产生了争议。我提出了一些观点,对方有的是直接否认,有的则提出了抗辩理由。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法律规定否认不需要举证,而抗辩却要举证呢?这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呀?
展开 view-more
  • #举证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否认和抗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举证责任上有着明确的区分。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否认。否认指的是当事人对于对方提出的事实主张表示不认可,简单来说,就是直接说‘你说的不对’。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否认的一方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这是因为否认并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只是对已有的事实主张进行了否定。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规则,提出事实主张的一方应当承担证明该事实的责任。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当一方提出某个事实主张时,他就有义务提供证据来证明这个主张是真实的,而否认方无需额外举证。 接着,我们看看抗辩。抗辩是指当事人在承认对方提出的事实基础上,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来对抗对方的主张,也就是在说‘你说的虽然是事实,但因为其他原因,我不用承担相应责任’。由于抗辩提出了新的事实,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抗辩的一方就需要对自己提出的新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在债务纠纷中,债权人主张债务人未按时还款,债务人承认借款事实,但抗辩说自己已经在某个时间点还了款,那么债务人就需要提供还款的证据,如转账记录、收条等,来证明自己的抗辩主张。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证诉讼的公平和公正,促使当事人如实陈述事实,并积极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