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过户需要交哪些费用?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它在过户方面和普通商品房有所不同,涉及的费用也有其特定规定。 首先是土地出让金。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一般是政府划拨的,在过户时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比如,有些地方规定是按照成交价的10%来缴纳土地出让金。 其次是契税。契税是在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向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具体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一般情况下,首套房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契税按1%征收;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按1.5%征收。二套房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契税按1%征收;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按2%征收。 再者是个人所得税。如果卖方出售的经济适用房不符合满五唯一(即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条件,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一般按照房屋转让收入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的20%征收,或者按照房屋转让收入的1% - 3%核定征收,具体征收方式由各地税务部门确定。 另外,还可能涉及交易手续费。交易手续费通常是按照房屋建筑面积来计算的,各地的收费标准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每平方米几元钱。 总之,经济适用房过户涉及的费用种类较多,且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在办理过户手续前,建议你向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咨询详细的费用标准和办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