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有哪些?

我最近遇到了劳动方面的纠纷,对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流程不太清楚。听说劳动仲裁程序是前置的,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想了解一下劳动仲裁程序前置都有哪些依据,这些依据背后又是怎样的考量呢。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仲裁
  • #程序前置
  • #劳动争议
  • #法律依据
  • #劳动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简单来说,就是在处理劳动争议时,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一环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才能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主要有以下依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明确了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顺序,仲裁在诉讼之前。 其次,《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这从司法解释层面,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规定劳动仲裁程序前置,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相对专业,能发挥其专业性快速处理劳动争议,减轻法院审判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仲裁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和化解一部分争议,避免大量简单劳动争议涌入法院,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专业性。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