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是什么?

最近遇到了劳动方面的纠纷,听说要先进行劳动仲裁才能起诉到法院,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想具体了解一下劳动仲裁程序前置到底是基于什么依据呢,这样规定背后有什么意义和目的 。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仲裁
  • #程序前置
  • #劳动纠纷
  • #法律依据
  • #劳动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是指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一环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主要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这样规定有几方面重要意义。一方面,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动纠纷方面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快速解决纠纷。比如一些涉及复杂劳动报酬计算、工伤认定等问题,仲裁机构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裁决。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各级人民法院因大量劳动争议案件而面临的繁重审判工作负担,让法院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类型案件。总之,劳动仲裁程序前置有助于合理分配司法资源,提高劳动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就是在解决劳动争议时,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环节,之后才可能进入诉讼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用人单位内部设立的,专门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组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